第17章 要火了
第17章 要火了
吃完饭,他继续回房间谈吉他谱写歌曲。
有了魔都之行,他对写歌更加驾轻就熟。
编曲不仅仅是乐器和音色的搭配,更是一种职业和工作方式,它通过分析原曲的节奏、旋律、和弦、歌词等要素。
选择合适的乐器和音色,安排和弦进行和节奏,添加和改变旋律,最终通过混音等后期处理技术完成音乐作品。
没去魔都之前,他一直纠结于编曲。
一直想要把前世的歌曲原滋原味还原出来。
其实只要音乐的歌词、主旋律没有变,那么编曲可以任性一点,只要歌好听就行了。
第二天,他依旧去图书馆看书,上午看文学,下午看音乐相关的书籍。
江辰本来是想办个借书证,只是口袋没有多少钱。
这个时候借书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要办借书证,工本费10元,押金50元,每次最多借2本,1个月内归还。
当时的图书馆并不是开架阅览,图书管理员进入书库,根据索书号找到书,取书回到工作台。
在借书证上抄写书的信息及日期,盖章,同时在书末页借还信息卡上抄上你的信息及日期,盖章。
他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一目十行,一本书不需要太长时间就可以看完。
没必要借两本书回去看。
看书成了江辰最大的爱好。
周末的时间很快过去,他准备好一周的饭菜就要返回学校。
这周弄的是肥肉相间加酸菜一起炒,这样挺下饭的。
老爸也给他升级一下了待遇,从之前两元一周,升到一周五元。
这样,他晚上就能买几个煎饼吃吃。
回到学校,江辰去体育室借个篮球到操场挥洒汗水。
打得浑身大汗才回到教室。
休息一会,他拿出笔记本开始写《梦里花落知多少》。
有人认为《梦里花落知多少》过于浅薄,只是一部青春忏悔的产物。
他们认为小说缺乏深度,只是一种快餐式的文化产品。
江辰保留意见,毕竟他是最没有资格评价这本书的。
拿了别人的饭碗,还要砸了别人的锅。
他是很难做出来的。
小说只是他成名获得财富的垫脚石。
至于小说的深度,谁关心啊。
《梦里花落知多少》无疑是一部商业化的小说。
江辰担心的是这个时间段,把这本小说提前推出来,那么他的市场反应如何。
当然了,他也不是很担心,一本小说不行,他就一直推出其它畅销小说。
这部小说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可能稍显单薄。
此外,有些读者认为小说的结局太过突兀,没有达到预期的情感高潮。
江辰想在结局的时候润色一下,这样结局就会显得自然,高潮也会达到预期。
这本小说,江辰预计会有15万左右的字数。
重生这段时间,他发现他的文笔越来越好了。
这在作文得到了体现。
这次期中考试,他的作文被各班当成范文在念。
这就是一种实力的肯定。
大量的阅读,加上学习别人的写作风格和手法,再多练,这是写作提升的关键。
一个晚自习,大部分同学都在聊天或者各种小动作。
只有几个读书好的学生在认真读书。
当然读书好未必以后成就就高。
只是说读书好了,以后选择的机会会多点。
江辰不是救世主,他不可能去劝说班里的同学好好读书。
班里有几个女生正在看新一期的《萌芽》。
显然他们已经被《幻城》这部小说痴迷了。
监督晚自习老师一出去。
班里几个同学的声音突然拔高了。
他们甚至在教室打闹。
江辰并不觉得讨厌,只是认为这是青春的一部分。
晚自习结束,江辰收拾去找杨峰。
江辰知道杨峰上卫生间洗澡不方便,他特意去学校借了个椅子。
来到杨峰的宿舍,江辰拜托他的室友对他关照一下。
杨峰买了两个煎饼,一个递给他,他们就站在宿舍走廊吃起来。
朋友是什么?
朋友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的人。
可是朋友如果没有利益和情绪价值,那么两个人还能是朋友吗。
答案是不能的。
“杨峰,你的理想是什么?”
两人低头看着下面的学生进进出出,有的提着热水瓶,有的不知道干嘛满头大汗进来,有的在宿舍里面大喊大叫。
除非到了熄灯,否则这声音静不下来。
杨峰凝视夜空,明亮的星星说明明天很大可能是晴天。
“我最大的理想是丢掉拐杖,能解放双手就行。”
“我知道大医院有一种残肢矫正手术,手术完后,穿着一种特制的辅助鞋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只是这费用不低。”
杨峰眼睛升起希望。
“等我有钱了就去做。”
当你失去什么,你才会觉得什么是珍贵的。
平时你拥有不会觉得有什么。
时间一晃到了这周星期四。
江辰偶然间听到有同学在哼唱自己写的歌。
“小燕,你这首歌叫什么?怎么之前没听过。”
“这首歌是昨天在电视上听到的,是周冰茜演唱的,叫什么歌名我忘记了。”
“哦。”
看来他的歌很快就会火遍大江南北。
值得一说的是,周冰茜在演出的时候,会介绍这首歌曲的作者。
江辰不知道现在有很多人和媒体都好奇在寻找他。
如果这几首歌是一个资深音乐人,或者成年人创作的,那么人们就不会有太多好奇。
而现在几首歌出自一个初中少年的手,这就妖孽了。
由于江辰没有让周冰茜保密身份,所以现在媒体都在追问,这几首歌真的出自一个少年之手,以及少年的身份信息。
星期五,学校来了娱乐记者,这可是把学校的领导老师给弄蒙了。
这群娱乐记者想要采访什么,学校最近没发生什么大的事件啊。
学生看到有媒体记者采访也是好奇围观。
这个时期,在普通的镇上,媒体记者还是很稀罕的。
江辰也知道有媒体记者来学校了,可是他没有往自己身上想。
此刻,一群领导老师一脸懵逼。
而媒体记者摆好设备后,就开始采访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