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铺子
第47章 铺子
店铺选址还是在东城的书肆一条街,一来集群效应,二来铺子便宜。
全长安,就书肆这条街的铺子便宜,绸缎庄、醉仙楼、茶庄等生意火爆的街面,店铺价格都高的吓人,并且只卖不租,开口要价就是八千两一万两,要现银不要银票,纯宰冤大头。
遭不住。
该街把头的两家是黄老爷子的“圣人云”,李盈看都不看,径直路过,整条街上待租的店铺不多,只有两三家,其中肯卖的,又只有把头第三家。
店铺东家很实在:“本就不挣钱,现在旁边又是个聒噪老头,自是不愿意再守着了,爷要是想买,一千五百两,里面的书我也不要了,全给你。”
该铺子,室内面积五十多平,后面带了个一进小院,有五六间房,可以住人,连后院带店铺,整体面积不到一百五十平。
李盈已了解过地价,当即摇头:“八百两,书你可以全部带走。”
店铺东家直摇头,“单临街的店铺都不止一千两呢。”
“那你这一屋子书值五百两?”
店内书籍都是常见的,没什么竞争力,李盈对行业也算了解,根本不信这个价:“那就一千两,书我不要,我自己有团队,可以印。”
“印要花工夫啊,我这一屋子货,都是独版,想自己刻版得刻一年呢,你收了这些货,直接就能做买卖,一年赚的银两都不止五百两。”
李盈认为有一点点道理,开店不可能只卖《荒唐言》,不然不成库房了,便松了松口。
一千一百八十五两,成交。
双方都觉得自己亏了。
店铺定下,店名没有任何争议,就是“荒唐言”。
牌匾还没做,张承嗣说,要去找个名人大手题字,李盈就把这事放给他,只先定了个旗子,像酒帘一样挑在门口。
黄老爷子数次探头,欲言又止,李盈也不去撩拨,心里想着回头把潘凤带来,他们可能有共同语言。
有了店铺,便要把库存的几百本《荒唐言》第一刊搬来。
数次加印,李盈共印了三千册书,剩下的正好这几天买。
张承嗣的入伙,带来了足够的人手,李盈终于能把张秤砣和钱多从刻版处换出来了。
张秤砣更听老夫人的话,帮完了忙就要回鲈庄,李盈便跟着一起。
前天,他回去了一次,老夫人的应对简单粗暴,就是不理。
任你说什么,献什么殷勤,就是无视你。
穿越这几个月,老夫人对李盈相当不错,李盈又不是不知恩,哪会跟她较劲,当即再买满满一车东西,继续赔礼道歉。
晴雯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阴阳怪气了,堵门掐腰道:“这位爷,您哪位啊,打哪来,怎么这般没道理,一声不吭往屋里闯呢。”
“一边去。”李盈抓着她的脸把她往后推。
晴雯大为恼火,又抓又打,“呸呸呸”叫着。
屋里,老夫人坐得笔挺,完全一副接待外人的模样,李盈笑道:“奶奶,吃了吗?”
说着打开各色糕点盒,摆了一桌子。
老夫人脸色越发严肃:“你哪来的钱?”
“我写的书卖出去了呀。”
书商的判定完美符合文人的又当又立。
卖圣人典籍或时文者,不算商人,如黄老爷子;卖小说话本等杂书者,判定为经商,如潘掌柜;但卖自己写的小说话本,又不是经商,如李盈。
老夫人脸色缓和,《两县令竞义孤女》的故事,李盈写完就给她读过,她知道那是个好故事,虽然里面夹杂了很多乡间泼妇骂人的话,那也都是为了艺术,无可厚非。
她非常想问一问挣了多少钱,又得端着,哼了一声:“挣钱了也不见你往公中交,要分家?”
“这哪能呢。”李盈赔着笑脸,拎出五百两现银。
一两银子换算为现代单位是37.3克,五百两只有一小包,但是重三十七斤三两。
老夫人吓了一跳,“这样一大笔钱,你就带在身上?”
“我藏着呢,张秤砣都不知道。”
老夫人也不说接钱,“你是有经营的,赚的钱自己存着吧,这边都是四郎的家产,分不了你多少。”
“祖母帮我藏着吧。”李盈暂时没有用钱的地方,等几天第二刊印完,又是钱,所以干脆拿来哄老太太,便把十个银锭码出。
每锭银巴掌大,重五十两。
老夫人是见过钱的,表情没什么变化,略寻思,收起了八个,想了想又放出了两个,“这二百两,你带进城里吧,说不得就有什么事要用。”
李盈也不推辞,两人分完钱,老夫人终于问些家常:“你母亲身体可好。”
“好着呢,就是想您,要不您今儿跟我去看她。”
老夫人侧眼看他:“你不用说这些闲话,这是我家,我哪也不去。”
李盈也不急,开始分享这几天发生的事,比如要出第二刊,比如买了店铺……
老夫人诧异:“买了铺子还剩这么多?你到底挣了多少。”
李盈笑笑:“若是一辈子能不惹麻烦,这笔钱够花了。”
刨掉成本与分成,竹纸每本盈利六百多文,卖出去一千五百多本;桑皮纸每本盈利九百多文,卖出去一百多本;挑花纸每本盈利一千六百文,卖出去六百本
桑皮纸卖的少,并不是它不好,而是愿意多花钱的人都会一步到位,买最贵的,这一百多本的销量还是竹纸卖完时才卖掉的。
第二刊,李盈已经删掉了这个档次,只用两种纸。
老夫人想想道:“店铺即是你买的,要留好。”
她有意识地把他和李四郎的家当分清,李盈点点头,问道:“祖母认得店铺掌柜吗,我那个铺子还没人管理呢。”
老夫人似乎想起还在生气,哼了一声:“家里的人你现在都是说用就用,哪还问我。”
李盈苦恼道:“那是个书店,我不要求掌柜读过多少书,至少得识字吧,别人家上门买什么书都不知道,把十两银子的书二两银子就卖了。”
老夫人摇头:“咱家不认得掌柜,你可以去找大姑娘问问。”
李盈暂时不想去找李纨,他还是想自己培养一批人,便只敷衍应下。
不料问题很快被李四郎解决了,“这个人姓吴,吴绵,比咱们大一岁,杨庄人,他读书比我好,但今年县试因没注意避讳,卷子黜落,没考过。”
李盈皱眉道:“十五岁,太小了吧,我要找个掌柜。”
“让他先卖着书记个账呗,他家里很穷,下一次县试是后年,要是没人帮衬,他肯定撑不到那个时候。”
李盈问道:“他人在这?”
“不在了,他付不起这里的学费,陈举人是看好他才给他一年机会,所以县试没过,他就被赶回家了,现在应该是一边干活一边读书。”
李盈默然片刻,“可以找他试试,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跟他不熟,会让人盯着他,像防贼一样,他要是有读书人心气,受不得这个,那就没办法了。”
李四郎点头:“走吧,去找他。”
吴家的窘迫看房子就知道,那就是个带点土的棚子,一个背着娃的女人听得来意,用很浓重的腔调说:“老大下湖了。”
李盈相当意外,“附近有湖吗?下湖做什么,捞鱼?”
李四郎缓缓转头,“侄儿,下湖就是下地里干活。”
李盈哪里知道田间术语,心中一紧,李四郎再道:“这是老家的说法,就算咱们没回去过,也不该不知道。”
李盈当即认下,“四叔说的是。”
二人等了小半天,吴绵才回来,李四郎说了来意:“吴兄,要是别的铺子,我也难开这个口,但这是个书肆,忙时不多,你完全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掌店。”
吴绵热泪盈眶,读书和下湖,根本不是一个强度,不过屋内女人不时的窥探让他不敢立下决心,犹犹豫豫。
李盈见状,悄悄跟李四郎道:“他若需要钱,让他开口管你借,不要指望我预支工钱。”
李四郎不解道:“这正是施恩的时候,为什么不帮一把。”
“借钱就不是帮忙了?”
李四郎小声道:“不够体面。”
“我不这么认为,君子有通财之义,你们俩是朋友,通通财无妨,我是东家,不一样的。”李盈不想在这里磨牙,摇摇头道:“我今天要回去,他要是想好了,让他去城里找我,尽快啊,我要是找到掌柜就没他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