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爱情的苦涩
第111章 爱情的苦涩
张亮年朝杨缓竖了一个大拇哥,面对那么多人,都能丝毫的不紧张,刚才那些官员的眼神,真的像饿狼饿老虎。
杨缓也不管这一班人了,他是向来的管杀不管埋,待和张亮年回去见了杨纶后,张亮年请杨缓到家坐坐,杨缓说我要急事。
雄心万丈的他,很想见一见李纨。
“她怕是想我想得发疯。”
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地白如妙女手腕。甫进荣府,杨缓就听到了一只狗叫,一只黑狗被按在地上,问是如何,答说贾琏饿了。
“也不该在门口杀狗啊。”
“黑狗血驱邪,外头脏东西多。”
见杨缓脸色,那仆人忙道:“小的不是说姑爷。”
“我知道,我知道,你哪儿是说我呢。”听到这磨刀霍霍,杨缓咽一口唾沫,想起了曹丞相。
“曹贼,我懂你。”
一阵刀光,狗血四溅,落在雪地,恰如点点梅花。
李纨并不如杨缓预料的那样消瘦了些,反而精神不错,这让杨缓胃口顿失,仿佛闻到了一股苦涩气味。
糟了,杨缓觉得事情坏了,这意味着他喜欢上了李纨,而不仅仅是对她怀有欲望,对他来说,喜欢一个人,意味着坐牢。
可就当杨缓垂头漫步的时候,一个人找上了杨缓。
紫鹃说林黛玉找他。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黛玉在一旁心怀忐忑,杨缓把这叠纸放下;“这字不错,入了品了。”
黛玉道:‘我是问这诗。’
“不错,当然不错,李青莲的诗哪有不好的?”
黛玉立时在书柜里翻找起来,拿出一本李白的集子,看了几眼。摇头道:“也没哥哥说得这般好。”
见黛玉嘴角难抑制的笑容,杨缓把这集子拿来一看——李白,对的;不过这古风呢?
嗲与见杨缓在那边挠头,心中好笑,这缓哥哥比宝哥哥还有意思。
“妹妹,你可会使剑?”杨缓心里有些恶趣味。
“不会。”
“那你还不快练?”杨缓说了一大通杜甫看公孙大娘剑舞的事儿,黛玉听得晕头转向,想起那戏台上虞姬自刎的一刹,她觉得好似真和剑有缘。
她很想要戏台上虞姬的那把剑,但她不好空着手就要,现在是不行的。
等下次去杨家的时候吧。
就在此时,贾宝玉来了,那神情似乎像在捉奸,但有个问题来了——
他配吗?
杨缓板着脸:“冬天正是读书的时候,好生预习功课,等着开春去国子监。”
宝玉不听这一套,但是吃这一套,很快,这张中秋圆脸就黯然下来,眼神灰蒙蒙的,就像外面的天空。
但想到秦钟,他脸上又快活了,黛玉问:“你想到什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
黛玉觉得宝玉近来好似变了许多,看她的眼神也不似往日清澈,但是管她呢,不一会儿,有人递来了一封信,黛玉迫不及待想见父亲的手笔,每当这个时候,她会流泪,并且不见人,何况这一封信之后,应该是有好一段时间没信了。
宝哥哥和父亲比起来,在她心里都构不成一个选择题。
得知杨缓来了,薛蟠摆了一桌宴,请杨缓吃饭,并且准备显露他早非吴下阿蒙。
宴席确实很丰盛,但杨缓心不在焉,当宴散那些仆人七手八脚整理时1,薛宝钗见薛蟠垂头丧气的从走廊而来。
“怎么样?”宝钗知道情况大抵是不好的。
“嗳,十辈子我也追赶不上他,方才他说在京的官员闹了欠俸,还说什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宝钗听了,心头一震,“好大的胸襟。”
薛蟠还在那儿唉声叹气,宝钗捂住了胸口:他这样的,才是奇男子呢。
说个连杨缓都不知道的事儿,宝钗其实对杨缓很有好感,杨缓写的诗词,她都倒背如流。
只是她觉得杨缓未必瞧得上她——主要是她的家庭,再直白些,就是薛蟠。
只是她觉得各人有个人的缘分,天定的缘分,个人能怎么办?
她知道母亲,姑姑的想法,当宝二奶奶也不错,宝玉是个知道尊重人的,只是林妹妹在这儿,她也未必争得过。
她愿意人淡如菊,可是家里如果需要她争,她会争。
“撒盐空中差可拟。”宝钗望着窗外的一天雪色:“谢道韫,谢道韫,只恨我比你晚生了那么多年,要不然也让你见见我的神采。”
她对莺儿招手道:“酒来。”
······
“剑来!”
杨纶在前头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舞出许多身分来,舞到那酣畅的时候,只见冷森森一片寒光,如万道银蛇乱掣,并不见个人在那里,在雪天雪地里,让人看着热血沸腾。
杨缓拿着剑在后面舞,未免有东施效颦之嫌。
杨纶舞完,脸色不红,那杨缓额头都流了些汗,杨纶道:“哥哥别急,我是童子功,练了这些年,这用剑才如臂使指,你是天生有把子力气,虽然未必能练得如我这般灵巧,可对敌时,也可以不落下风。”
听杨纶的安慰,杨缓的心情并没有变好,他希望能有把手枪,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七步之内,枪又快又准。
今天杨纶要去宫里值这一年的最后一班。
雪后,日薄西山,发出一种情热,黄昏的紫色帷幕从天的深处降落。
为着下雪,所有的脚步都缓缓的,只有杨纶快马加鞭,少年意气。
才从天桥下穿过,杨纶突然发现前面有个小女孩,他面色惊恐,来不及反应,就觉得有团肉被撞了,飞得老高,杨纶面白如纸——这还是他第一次杀人,杨纶因为进宫,身边也没有人,只得下马把这小女孩扶起来,这小女孩衣衫褴褛,大约五六岁,大冬天,还光着脚,已然是断了气。
就当杨纶不知所措的时候,耳边传来了哭声,是一个十二岁的姑娘,也是衣衫褴褛,说这女孩是她的妹妹。
杨纶从脖颈下扯下一块玉,放到这姑娘手里:“你去西城的杨家,杨家就是从前的宁安侯在宁安巷子里,让他们来收拾。”
小姑娘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