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伪君子 第411章 大数据法

作者:南墙的那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09:35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方唐镜怎么弄出的那份名单?

外人看起来,实有鬼神莫测之机。

其实若掌握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并不算复杂。

方唐镜根本就没有用到什么推理,排查,打探,审讯,十大酷刑……

这些通通不用,甚至连西厂甄别出来最可能的奸细也没有动用宝贵的时间去审讯盘问。

所有传统的刑侦手段一概不用。

这些都是汪芷在做的事情。

“公子,这是厂公让送来的讯问记录……”一名亲卫恭恭敬敬地递上一份册子。

“放一边去,告诉你们厂公,没事别来烦我。”方唐镜毫不客气。

“这……是,小的告退。”亲卫偷偷啧了啧舌,据他所知,整个大明朝堂,能用这种语气跟汪公说话的,不到两掌之数。

一份份的审讯材料送到方唐镜面前,方唐镜看都没看一眼,慢慢摞成了小山。

方唐镜之所以如此,并非这些东西不重要,而是在他看来,已经没有必要。

起码,对于自己来说,已经没有必要。

九十万两银子的下落,无外乎三种可能:

一,运到宁王指定的某个地方,比如鄱阳湖水寨。

二,找个隐秘之处埋了,等风头过去之后再取出来用。

三,运回南京城,就地消化。

第一个选项,风险太大,原因之前已经说过,此时相同。

所以若要选择第一个选项,实属不智。

第二个选项,在这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倒也不是不可能,被人发觉的风险也不算大。

但这么做有没有意义?

若是一般劫匪,这当然十分有意义,躲过了风头,就能各种花差。

比如秘密在各处购入土地,这就神不知鬼不觉,根本无法可查。

可这是宁王劫的贡银,意义完全不同,宁王要这批银子何为?

一则打击朝廷,二则壮大自己。

因此,这批银子最好的归宿不是深埋地下不见天日,而是尽早地花出去,变成各种物资兵器,这才有造反的底蕴。

因此第二个选项也是不成立。

第三个选项,既然这批银子要花出去变现成实力,那么在哪里花最好?

南京,松江,苏州,杭州,扬州,宁波,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不要忘记了,宁王最缺的还是兵器,铁器,因而上述六地里,最方便的还是南京,原因就是南京有火器制造司,兵器司,市舶司,运送还方便。

而且办理各种手续赂贿官员,在南京最是便利。

南京城还有一个其他城市没有的优势,人口众多,官员众多,有钱人众多。

九十万两银看似是很多,但撒到一个百万级人口的大城市,加上富贵人家的奢靡花费,九十万两要化整为零花出去,还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李士实就在南京。

历史上李士实一直主张以南京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所以他力主宁王首先夺取南京。

因而若换作自己是李士实,必然暗中将南京经营成一个自己的大本营,叛军一至,只要登高一呼,应者云集,里应外合之下,夺下南京易如反掌。

有了这些推断的支持,方唐镜就认定了一件事:

失踪的九十万两银子,去处不会是别的地方,一定是运进了南京城。

这还能造成官府的错觉,在南京丢失的贡银,怎么会又偷偷地运回了南京城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是一般人正常的反应。

但李大宗师就从来没正常过,又利用了一把常人的思维错觉。

好在方唐镜也不算太正常,正在变态的路上越奔越远,越来越快。

有了战略方向,那么剩下的就是战术层面的事情了。

确定嫌疑,对于方唐镜来说,不要太简单。

运输工具,茫茫长江水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是船。

其次,这船要不引人怀疑,同时具备不怕搜索的能力(也就是高超的隐藏能力)。

然后,这船必须具备多次往返的能力。

在这个非常时期,只能有指定的船只可以进出南京城和南京水道,查起来并不困难。

因此,方唐镜使用的是“大数据分析法”。

实际上,只用了两张表格就得出了那份令人震惊不已的名单。

第一张表格是具备运送银两进城的条件:

一,进出城次数;

二,运输工具;

三,运输时间;

四,买卖关联方;

五,关联部门。

劫案开始之后,南京城封城,三日后半解封,可以让相关民生的船只进出。

那么,到今日为止,劫匪有七天时间运送九十万两银子。

平均每日运送十五万两,九千三百余斤。

五百两银子一小箱,共计每天要运送两百九十七百箱。

由于是大锭的官银,必须偷偷摸摸地夹运,每艘船每次的极限运送量不超过两箱。

这样来说,每天就必须运送一百四十八舟次。

所以方唐镜只需要找出哪些商行有多少船进出,有没有能力运送这些次数。

事实上,根据每日发放的通行凭证记录,这只是一个拼图般的数字游戏而已。

第二张表格是在第一张表格筛选出来嫌疑商行之后,根据相关商行人员利害关联列出的条件:

一,嫌疑商行的老板,股东是谁?

由于这些都是户籍登记有的,直接从官府的户籍处就可以查出。

二,背后东家是谁?

这就涉及到锦衣卫这个地头蛇的专业了,由汪直出面索取,问题也很轻松解决。

三,谁作保放行?

这也是官府登记在案的,一目了然。

四,作保人的后台是谁?

这个同样是锦衣卫的专业,处理方法同上。

五,谁接货?货物销往哪些地方?

这个问题对于锦衣卫和西厂这些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六,这些地方的老板,股东,背后东家是谁?

处理方法同上。

虽然只是两张表格,但涉及面之广之深,在大明也算得上是首次“大数据法”的运用。

由于是前所未有的大劫案,事关皇权,朝廷,官军,方方面面的得失和脸面,因而这一次,巡抚衙门,守备府,镇守太监,南京诸卫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精诚合作,因此最后一张表格的内容亦是很快就得到了充实。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按图索骥!

当日,南京城内外,全城大索,直到第二日入夜才基本完成整个大索过程。

共计有一百三十八名各级官员被捕,另有十五名官员自杀,十名潜逃,三名主动投案。

商人被捕者达两百四十七人,自杀仅三人,三十名潜逃未能捕获,只一人主动投案。

另拒捕被杀者也不在少数,竟有二十余起,五十余人被当场斩杀。

当然,值此动荡,难免有不法之徒趁乱而起,行那打砸浑水摸鱼之举,被官府严刑峻法捕获的便有数百人之多,另有数十人被当场格毙,也算是整肃了一番南京城的治安。

此次行动,不仅成功起出贡银九十三万两,且查抄的货物银两不计其数,正在清点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清查过程一律由西厂锦衣卫巡抚衙门,守备府,镇守太监,卫所军官派人联合执法,杜绝了中饱私囊的情况。

至此,贡银大劫案仅用了十一天时间便全部告破,开创了历朝历代同类大案之先例。

当然,这次的案子开了多个先例,堪称各衙门精诚合作的典范。

当晚,整个南京城,失眠了。

南京市民在得以解除封禁之后,不禁各种谈资八卦,有的没有神神叨叨如同评书一集接一集口沫横飞。

南京官员则是人人在挖空心思写各种奏章。

汪直,王恕,魏国公之类自然是各种花式表功,请功名单密密麻麻,忙到没时间睡。

劫后余生的官员则是要与那些被“两规”的官员分割开来,各种挖空心思,无中生有,根本没时间睡。

值此大捷,大批酒肉赏赐到军中。

刘大侉子之流自然是呼朋唤友,猜拳拼酒行令,不亦乐乎,通宵达旦。

士兵们自然是凑趣奉承,好话满满,亦是金吾不禁,喝得天昏地暗,奉陪到天光。

唯有方唐镜心力憔悴,一个人简单地吃了一些东西,盖一床薄被,在船舱里沉沉睡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