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是战是和
第119章 是战是和
擂台比武过后,武周朝廷与渤海国的战后赔偿等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因为比擂台前已经说好了的,加上后面的三场比武呈现碾压状,毫无争议可言。然而各国使团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出于某种目的,他们想借机与武周商讨应对《预防边境军队冲突问题》、《双边贸易合作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这些使团短期不会离开京城。
于成志在刺史府那边有上官箐与吴永纯帮忙,苏任启倒是落得清闲。他每天陪着云阳作一些民间外访的工作。这是于成志交给他的任务,其目的是不想让云阳跑到刺史府找苏任启,以至全府上下都为她到来鞍前马后下没有办法正常开展工作。倒不如让苏任启带她出外头去了解他们离开京城后这几个月的民生状况。赛青荷酒店现在也是一个打听各种消息的地方。在那里有的时候还可以帮宇文萱做点事情。
由于各国来的使团都住在那里,苏任启在里面常常与他们照面,几天下来人见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没有之前这么紧张了。不过这要除开突勒与薛延陀外。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数:突勒国是因为苏任启与吴英越的事情;薛延陀是因为苏任启在擂台打死他们的石魔。
本已经逐渐恢复平静的京城却让皇帝李霊很不安,单就武周朝廷与渤海国谈判结束以后,按理说其他各国理应马上离开京城才是。现如今他们又借机谈论别的话题。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虽然李霊还没有抓到问题的重点,但是他已经意识到事情并没有自己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参加谈判这种事情,苏任启的级别是不够的,所以他所听到关于谈判的事项都是由云阳那边告诉他的。只是当云阳说到她父王因为近几天在思考各国使团为何迟迟不肯离京,所以他并不知道对方的意图时。苏任启认真地去考虑了一下,结果是连苏任启自己也不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他只好让云阳把近几个月以来京中所有的大事都拿出来说一说。
当苏任启听说到武周朝廷前个月派往大食国的使团被灭的时候,他立马猜测,这些进京的使团之所以未离开很可能是在武周京城制造一些事端,好让武周无法顾及到大食国求援一事。苏任启估计李霊可能还被对方蒙在鼓里,所以他建议云阳立即回去禀告她父王。
云阳走了以后,苏任启在赛青荷大厅内遇见内伤已经好得差不多的吐蕃王子波赞。波赞看见苏任启后,他对苏任启并没有表现出敌意,相反他想邀请苏任启和他一起聊聊。
苏任启想不出波赞想找他聊什么,从国家的立场来看两个人是敌非友。唯一能令苏任启感兴趣的估也就是想通过波赞普及一下藏教密宗。但是是两人的身份悬殊,苏任启想知道的东西人家未必肯如实相告。宗教本身也有自己的发展历程,苏任启前世去过XZ,也进去看过寺庙,但是他对佛教密宗了解,与当前政治*宗教合一下的吐蕃国可能相差甚远。
阿箐不在场,苏任启接受波赞邀约后,只能一个人去赴会。波赞见他仅一个人来,所以他只带阿吉会见苏任启。
苏任启不是波赞的臣民,所以他对波赞只行合什之礼,这不象藏民那样见到他们的活佛要行五体投地之礼这么隆重。不过波赞是永远也不会明白苏任启是现代思想,他不管在哪都不会做出有辱尊严的事情。
苏任启拜见波赞兄妹时,用中原人的眼光去看一个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往往会高估他们的年龄。这与他们的肤色和皮肤很粗糙有关系。经苏任启了解,波赞只比他大两岁。对于波赞妹妹的年龄,他就不好问了,毕竟随便问人家女孩的年龄有些不礼貌。
也许是出于对对手的尊重,波赞在苏任启面前并没有摆出吐蕃王子高高在上的姿态。从他的言谈举止中,苏任启猜测波赞对中原文化习俗应该作过一翻研究,但这仅仅是表现在个人层面上,当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正如殿下来到我朝谈和平,谈国家对双边贸易的问题,我想我们的陛下是欢迎的。”苏任启说道。
“这是当然,我们的藏民也需要用我们的牦牛和银器换取武周的工业生活品。”波赞说道。
“因为各自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和利益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产生一点小矛盾在所难免,但从长远的利益来看,我个人希望大家相互间可以求同存异。”苏任启说道。
“我完全同意苏公子的看法,但是这仅是代表我个人而已。”波赞说道。
“从你们几个国家抱团来到这里,我知道你们的目的是什么,我相信武周的皇帝也知道,所以我希望殿下能够把情况分析得更加明朗一些再做决定比较好。”苏任启说道。
“有些事情想法是国内多数人的声音,我是作不了主的,我希望苏公子能够理解。”波赞说道。
“我知道这一次你们几国使团进京的始作俑者是突勒与薛延陀,但是作为人囗少的国家应当站在中间,维持一种平衡才是百姓的福祉,而不是选边站。”苏任启说道。
“苏公子看得清楚,不过当权者总要为百姓谋求利益。”波赞说道。
“我也赞同殿下的想法,但是利益的获取并非通过战争或者掠夺,也可以通自身的发展和与邻国的友好贸易中取得,后者可能使两个邻国双赢,而前者只会是两败俱伤。”苏任启说道。
“当权者理应有审时夺势的判断力。”波赞有些不甘示弱说道。
苏任启心想:这家伙选择与突勒等国站在一起会给自己的国民带来利益,看来不抖点猛料不吓不住你了。
“殿下,我想以一个平民的身份问您:国与国的战争,拼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殿下来到我朝京城是否见到有机可乘?”苏任启问道。
波赞被苏任启给问住了。他当然知道吐蕃想占武周便宜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首先是武周朝政腐败,官员不顾国家利中饱私囊;其次民不聊生,人心思变;第三军阀各自为政,内乱不断。然而现如今武周推行均田制以后,现在又是丰收季节,京城来往的百姓喜气洋洋。相比之下吐蕃还是农奴制国家,不管年景如何百姓均苦不堪言哪里能见到他们的笑脸。再看武周京城管治得井井有条,每个十字路口都便民治安岗,它们不仅可以第一时处理突发事件,还能帮助困难群众。不仅如此,商业的发达情况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表现,。武周京城内商业发达,不仅商品琳琅满目,还有大卖场,餐饮娱乐综合体,对于波赞来讲身在高原生活条件艰苦,作梦也想不到有这么繁华的都城。
苏任启见波赞没有回答,而是若有所思的样子,干脆打铁趁热。
“殿下的随从自从踏入武周境内以后,是否有许多人丧失战斗力,整天想睡觉?”苏任启问道。
“这你是如何得知?”波赞惊道。
苏任启心想:白痴,我来自一千年后怎会不知道你们来这,许多人会因为“醉氧”而贪睡不醒。哪怕你们十万军队来到中原,我们三万就可以干丢你们。不过要跟他讲醉氧是什么玩艺估计他也不懂。
“‘一方水土,一处生灵’你们习惯生活在高原,即使你们来到这里,最终也是你们适合这里的生活,而不是这里的百姓适合你们,其最终结果是你们在几代人以后丧失自己的传统文化信仰而导致民族灭亡。”苏任启说道。
“苏公子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波赞说道。
“我知道突勒一直想联合几个国家拖垮武周,但是这几年武周不但没垮还变强了。”苏任启说道。
“殿下还需要我把你们暂留在这里的意图说出来?”苏任启问道。
“苏公子,对于你个人,我很佩服的,至于国家之事也不是你我能决定的,倘若有一天你能打破我吐蕃七个大喇嘛组成的阵和打败突勒国,那么吐蕃与武周自然会坐到和谈桌上。”波赞说道。
“殿下真到了那时候还有得选择谈与不谈吗?”苏任启问道。